烙锅是一种起源于贵州黔西南的特色小吃,是一种类似于铁板烧的小吃类型,但不同的是它讲究现烤现吃,同时还配有附加调料,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食物的可口程度上都远远超越现在流行的铁板烧,其主要用料有土豆、牛肉、海鲜、蔬菜等把这些用料置于烙锅上加油烘烤,配以口味不同的蘸水、调料,客人围坐,边烤边吃;食物酥香可口,回味无穷;
d6 b2 Q, T; k2 J) ^: [烙锅的历史:水城烙锅起源于明末清初、《水城厅志》记载:康熙三年三月,平西王吴三桂率领云南十滇2.8万兵马,由归集入水城境,镇压水西彝族土司,官兵到达水西后粮草严重不足,官兵们取来屋顶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坛,架在火上用猎获的荤素野味野菜、土豆等烤烙充饥,不料这无奈之举竟使人们发明了一款美味;
4 `0 G. l/ a! C& J9 X
% R/ h( I* G* w- U4 I2 [* x$ y9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概到了清末至解放初期,起初使用的不带边的凹状瓦片逐渐改制成了凸状黑砂锅,为了利于又不沉于底部和节约用油,将黑砂锅做成了带边的中高边低的烙锅,目的在于所放的油脂能留在锅边,且随时可以将它往原料上浇淋,这时使用的烙食的原料也在土豆和野味野菜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地特产的豆腐和臭豆腐,并开始蘸五香麻辣味碟适用,1953年,水城县人民政府为1950年开始营业的胡声振烙锅店颁发了水城第1号“饮食企业登记证”(相当于现在的营业执照);改革开放后,烙锅地摊不时出现在水城街头,1986年,胡文伦子承父业,与同行们一起,将凸状黑砂锅盖成了平底的带边生铁锅,并换用在铁炉、煤气炉上使用;1992年后,水城烙锅破天荒搬进了店堂,并很快形成了烙锅食街,成为水城的一道美食风景线,烙制原料也是无所不烙了,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均进入了锅中。2001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影视中心《西部采风》栏目评选“水城烙锅”为中国西部特色饮食“西部一绝”,水城烙锅开始走出水城,在贵州的安顺、毕节、兴义、遵义、贵阳和云南昆明等地都开始出现它的身影,火爆的地方,将原来风行一时的串串香火锅挤出了市场。9 E" k* ~- Z0 h2 _8 f, p3 K
( N$ m1 x' h3 M. U( ]/ x) O
水城罗锅采用上好的乌洋芋,经过水城特有的菜油及特制辣椒,辣椒香辣4 f/ a% z6 w2 T, [0 |- i: s3 {
0 v9 p# S% A0 R
水果冰粉$ b$ i5 y! n, v' b- L( r
- r# a8 C- O# g! G9 @* e: L
辣椒
7 }9 e' h! a& M2 t( B# B0 \! ^3 W/ v) B/ k+ A$ F; N6 j
豆汤饭% n M6 J+ J, v& w1 ]
. c3 i. }% a* q; `0 j0 y豆汤饭
0 s7 v' m3 t* }* P5 D风味特色:香辣爽口,味道奇香,开胃可口,油大不腻,获得“西部名小吃”称号;
# [& [; s! ]4 }0 l9 }) s6 E, N a5 q# P; Q. }" P4 C0 ]9 H3 I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荷城花园旁罗锅一条街 |